《欢乐颂》小说人物分析(不断更新)

幸福的米线 2020-06-06 13:44:41

故事的最后,曲筱绡因为帮母亲查父亲手机的位置,反过来被母亲冤枉她可能在妈妈手机上也装了窃取信息的软件。百口莫辩。虽然她没有做这样的事情,但是作为最了解她的人,她的母亲已经在心里下了判断。还有什么比被自己最亲近的人冤枉更委屈的事情呢?

今天看到一个豆瓣爱情贴,楼主这样形容自己和男友的关系:“大概就是他只是躺在我腿上,我却觉得他已经躺进我的心里吧。”觉得这和包子走进安迪的内心时的一幕幕是那么的相似,他只是与她存在于同一个空间之中,她接受这一现实,其实就是向他敞开了内心。内心的接受,总是比行动的认可,早上那么一点点。所以爱情就是这样到来,而我们中的许多人都从未如此自知。

戴着真实的面貌做好人,在这个时代也需要一些勇气。曲筱绡的不正经,也许正是对做好人的一种叛逆式的回避。我们大可选择更加合适的方式。

记不得在哪里看过,作者阿耐曾经谈起安迪的原型,是她的一位校友。此人学术了得,情商智商双高,却从不与人有过多交往。见到以前认识的阿耐,也故意装作不认识。原来他内心有巨大的隐痛:家族中除了他自己,每一个人都得了精神病。

生活在这样的恐慌之中,真如定时炸弹绑在身上。

说话做事,不懂得为自己留后路。遇到困难,立刻不拿自己当外人,不管别人有没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必须帮自己先解决问题。从第一次失业找樊胜美、关雎尔叨叨,到后来与应勤分手后约会被应未婚妻打伤住院对朋友予取予求,每次她的问题一得到解决,就有点“过河拆桥”的味道。难得她能碰上樊胜美这样的老好人,才算人生不那么的千疮百孔。也辛亏邱父在后为她铺路,否则一边为了赶快结婚立刻退租,一边又被赶出应家要回到原来住处打地铺的窘境,要变成她一辈子的常态。

年轻不是犯错的资本,只是让你多一点纠正弯路的机会。

遇到白主管的追求,樊胜美一语道破,不帅的白主管深夜发短信是一种性骚扰,那么请一视同仁,都是性骚扰;甚至第二天在邱莹莹要去约会之前以自己要陪女孩子打胎暗示她要小心。邱莹莹不但没听出来,还说也有的是怀了孩子以后结婚的,把樊胜美噎得说不出话来。

反观邱父,虽然要面子,坚持让女儿留在一线大城市生活。但从在应勤父母面前责备女儿,回到房间立刻向女儿解释原因、被应父应母找来的中介赶出应家,与应家交涉发现是应家父母故意却又不动声色将事情担待下来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有一定情商,也有一定远见的人,看出了事情背后的问题,却能为了女儿的幸福默默承担,这样的父母其实在底层并不多见,而邱莹莹没有从她父亲身上继承这一点,也是非常可惜。

把自己的女性魅力当做武器,在社会上谋取一块蛋糕,当然会有一部分人成功。她们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长得好看,更因为有一定的智商情商,以及相对坚定不要脸的内心。但大多数人,到最后真的连自己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的确,在假装不正经的人面前,你所有的掩饰都不堪一击。所以面对曲筱绡的勾引,白主管上钩,智商捉急的邱莹莹先输;接着是樊胜美的捞女本性,在奇点朋友的山庄被曲筱绡揭穿;到小说最后她把关雎尔这个朋友也给撂倒了。

在这些规律生活与平静外表、良好修养的背后,掩藏着她对生活深深的恐惧。

从参加爸爸公司的会议什么都听不懂,到死啃英文项目书寻求邻居的帮助、拿下GI品牌代理,短短的一段时间,曲筱绡的成长其实是小说中五个女孩中最快的。她目标明确,肯下苦功夫,懂得借力,懂得谈判。这样的女孩,谁不会喜欢?

与其说今天是人物分析,不如说是爱情分析。

之前写文说过,看了《欢乐颂》小说,对安迪每天早晨的自律安排有了谜一样的喜欢——不确定生活里的确定性就是这么安心。

以及,按理说如樊胜美这样的家庭背景,应该是内心比较自卑的,事实上她心里对此也非常明白,但是,每当她交往其他人时,不仅掩盖自己的真实生活环境,还非常爱装阔装牛X,潜意识里非常在乎对方的条件,非常要面子。有人说,有些人炫耀的东西,往往正是自己所缺少的。但樊胜美并非仅仅如此,她有她的无奈。她的要求,不仅仅是表面要面子那么简单,还有一种逼迫别人按自己的期望达成目标的压迫感,而她自己却无法对自身提出同样苛刻的要求。正是因为拿住了这条七寸,曲筱绡才能每每“调戏”她成功,也一直对她的作为非常不耻。如曲筱绡所说,此人是假装正经,而曲筱绡自己则是假装不正经。

因为,很多人做坏事总要找借口找理由,道貌岸然,但是,曲筱绡做坏事却可以理直气壮。

爱与被爱永远不对等——《欢乐颂》小说人物分析5

作为好女孩,家庭好、家教好、有品位,唯独缺的就是叛逆。

本文内容发表在我的微信公众号上,欢迎扫码关注

她表面独立,是热心大姐,深谙人情世故,比如在一开始邱莹莹收到白主管深夜短信时明白无误地指出对方是在性骚扰,邱莹莹遇到挫折立刻带她讨还公道,遇到任何事情都能圆滑处理不露马脚,着实令人佩服。

这是曲筱绡的商人智慧,是她从小耳濡目染从父母做生意的手段当中慢慢学会的。所以她虽然年轻,但做事有板有眼,看起来吊儿郎当,但其实自有分寸,十分老成。

某种程度上说,她是比22楼任何一个女孩都要幸福的。没有安迪那样的孤儿凄惨背景,没有曲筱绡这个富二代的复杂家事,没有樊胜美的哥嫂拖油瓶,没有邱莹莹的拎不清。她虽然有些娇气,但是不骄傲;虽然不懂得许多人情世故,却知道尊重他人。

1、“即使谅解,我依然不喜欢她。如果不巧遇见,我会以礼相待,但不会主动示好。她最多只是mother

law而已,我会遵守这个law。……这已经是为了你了啊,要不然连谅解都没有。”

有人说,情商不高,智商可以弥补。但像樊胜美这样情商高,而智商不够的人来说,有些道理搞不明白,情商永远弥补不了智商的缺陷。性格决定命运,这话不虚。

有多少人喜欢曲筱绡?狐狸精一样的美貌智慧,又家财丰厚。会耍小聪明的曲筱绡是很多电视剧观众喜欢的角色。生活中如果出现樊胜美和曲筱绡这样的对垒,估计大多数人都会希望自己是曲筱绡,不仅占据天时地利的优势,还有一张油嘴,想到什么说什么,把有的说没,没的说成是有。

关雎尔的叛逆,就用在了爱情上。

暗恋总是没有明确的结束节点。在对赵医生的暗恋还没有完全告一段落的时候,她遇到了谢滨,一个看上去和她成长环境差不多的男生,既懂得她的品位与兴趣,又有相似的家庭背景。

接受也是一种主动——《欢乐颂》小说人物分析3(安迪)

3、“可是,你想想,她是我妈妈,女人怀孕十个月很辛苦……”“人家大象还怀孕二十个月呢。这不是理由。”

安迪,或者说作者的分析一针见血。樊胜美就是一个一遍感叹父母重男轻女社会不公,一边又以颜值与社会价值对等,希望靠自己的一张脸一条身段谋夺一个好归宿,从此摆脱家门不幸进入上流社会的人。这样的人,在中国社会真的太多太多。

(有儿子的我坚决会把这几句藏起来的,hhh)!

从做朋友这点来看,很多人都更喜欢安迪和曲筱绡,性格讨喜。

温和的大叔奇点慢慢融化了她的高冷,却无法融化她内心的恐惧,两个理智的人被精神病基因这个问题弄得无法思考、无法生活、无法爱。表面看上去奇点的到来让安迪不再孤单,不再拒绝,但不拒绝和接受并不是一回事。安迪内心的理智与胆怯,以及奇点的理智,导致两人最初因好感而在一起,却因为恐惧和内疚而分手。

爱情中,行动是一种主动,接受又何尝不是一种主动?

有的人喜欢装正经,有的人如曲筱绡喜欢装不正经,偏偏她还喜欢用装不正经的方式去扒装正经的人的皮。甚至,有些真相,并不一定非要以扒皮的方式来揭穿。

4、“她心中没有是非,只有利益计较。我如果容忍她,必然受她得寸进尺的算计。”

最让人喜的,是安迪的平等观念。虽然生活水平高、衣着有品,好房好车好收入,却能够做到对待每个人真诚平等,不卑不亢四个字,说出来多么的轻巧,放在人性的天平上一量,却又多么容易失衡。如老谭所说,在美国这样喧嚣的地方,安迪居然可以活得不食人间烟火。这样的气质度量,往往才是精英层最大的优点。

反观安迪与包奕凡,因为没有打算开始,所以没有全部的坦白。面对包子的死缠烂打,安迪无奈接受。从同一个航班,到同一家酒店、同一个房间,包子打破安迪层层心理防线的速度是奇点的指数级,不仅仅是因为不知者无畏,更因为他确实对安迪更具有吸引力。到这一刻,每个人都在心里既为奇点可惜,又不得不承认,爱情到来之时,就是没什么章法。

从来没有什么故事的人,心里突然就暗藏了一个好大的秘密。

5、“当你说让我稍微容忍她的时候,你已经决定让她伤我。你这不是爱我的表现。我不做开门揖盗的事儿。”

小说我还没有看到结局,不知未来会怎样。但安迪引用的哈耶克的话值得深思:不管你有无内在美、外在美,独立的精神和坚强的个性才是一个人所向披靡的法宝。

就是这一点分寸感,让我们一眼就能把她划进好女孩的范围。

虽然小说节奏很慢,对话冗长,有的时候让人看不下去。但不得不说,作者阿耐对人物的刻画剖析很到位。

高冷女安迪,在小说中越来越滑向包子“脑残粉”的深渊,她怀着恐惧之心,却开始暗暗期待和包子能有一个孩子;白天听说很多老板愿意娶金融女,可以免费得一管家,立刻心神不宁半夜开车上高速,只为向包子求证,到底爱不爱自己;为了和包子不受干扰地在一起,不惜以巨额金钱损失威胁包母……智商虽还在,情商已没底。天下女人跌进爱情里,哪个不是摔得一样?只不过,有人底下是水泥地,而安迪则有甘之如饴地等着接住她的那个包奕凡。

我们老话说,人要脸,树要皮,是没有错的。

我们不喜欢邱莹莹,不是因为她的外在条件,而是她一根筋的性格,要人命。谁会喜欢一个外在吸引不了人,内在又让人头疼的人呢?真的不是受众势利。如同那句老话:“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有些人没钱、生活在底层、惹人厌,是有原因的。

比如樊胜美在王百川面前百般努力伪装为自己在海市有房,王百川在樊胜美面前假装自己买了宝马。曲筱绡的揭穿加速了这对男女以真实面目面对对方的速度。也许在她看来是一件替天行道的好事,但是她却忘了,很多时候很多事情与自己无关,假装不正经地去干预,往往也让当事人的面子荡然无存。

这样的人,已经被婆家嫌弃,偏偏又放弃了工作,以樊胜美这个资深HR的眼光来看,已婚的女孩辞职后再找工作,难——每个HR眼睛里看到的都是未来漫长的怀孕哺乳期、不足的睡眠和涣散的眼神。的确社会不公,但有些人自己不懂得努力,只知道依靠,才是最大的问题。

插了这么多题外话,今天来讲邱莹莹。这个角色实在是太没头脑,很多人都不喜欢。唯一可取之处就是此人年轻热情,有执行力。可惜的是,热情来得快消散的也快,找工作很有执行力,丢工作、辞职也很有执行力。

有几处小细节值得注意,如她对关雎尔说,以后一定只生一个孩子,哪怕是女儿,也要好好疼爱她。而关雎尔心里的嘀咕则是:樊姐其实自己也是重男轻女。

小说中,关雎尔似乎一直在寻觅一个爱情的对象,小说作者给他安排了好几个人,学长林师兄,前同事李朝生,暗恋上的赵医生,和最后出场的谢滨。

对于林师兄和李朝生,关雎尔心中是有一个尺度的,她以自己的标准进行衡量,有一点点不符合自己的期望,就会把对方排除在外。虽然她能接受林师兄送的土特产,能与李朝生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但她理智地把自己的爱情放在高处。她在寻求一个对等的爱情。

关雎尔这个名字很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中的句子。可见作者对这个人物的用心和喜爱。关雎尔这个人,就像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邻家女孩,恬静优雅有教养,没有什么心机,也没有什么大理想,虽然在外独立,在家又是父母的乖乖女,普通,又难得。

在22楼的五个女孩中,只有关雎尔和安迪是属于不随便管他人闲事,自留一点分寸的。

用曲筱绡在小说中的话来说,有很多人是假装正经,而她曲筱绡是假装不正经。

商人喜欢说“和气生财”,这四个字的背后,就是对人情练达和情绪控制的要求。人情练达这方面,曲筱绡自然能甩出22楼其他四个女孩好几条街。但更为难得的是,曲筱绡是控制情绪的高手,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会在撕B大战中不被人伤,却能伤人。小说中,曲筱绡几乎与22楼每个人都对立过,除了安迪。电视剧版本中,曲筱绡甚至一开场就把安迪当做小三,指桑骂槐了一顿。但是,一旦发现安迪的能量,她立刻就转变态势。这是很多人不喜欢她的地方,也是生活中我们很多人不齿的行为,但似乎到了曲筱绡身上,一切就那么顺理成章。

乖乖女的爱情之路,怎么都要来得坎坷一点。所以有时候,多谈谈恋爱,多受点挫折,反而才会真正懂得,自己要的到底是什么。

law,in

这才是好的爱情。在这样的爱情里,从不敢爱、爱无能,到主动接受。安迪的幸,不在于高智商高收入,不在于美貌与情商,而在于有一个人,全盘接受她,不论好坏。

不干预别人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尊重。这一点,安迪和关雎尔都值得我们学习。这一点,也是曲筱绡作为商人家庭出生的孩子,从小条件优越的富二代难以理解的事实。因为她太过自我为中心,也太过喜欢用双重标准去衡量他人。

樊胜美的不幸,是家中父母哥嫂不但不能给她温暖的支持和后盾,还成为她最大的羁绊、人生的拖累。她的幸,是周围的好姐妹,一个爱慕她多年的男人。即便有了这样的幸,她依然有本事让周围的人都感觉到很累。

看《欢乐颂》小说到最后,越看越觉得累赘,但还是硬着头皮读下去,毕竟要看到结局才有话语权。最终的结局感觉非常生硬,结束得有些莫名其妙,再反观全书,也有些人物其实并没有必要加上去,比如陈家康。回头想想,竟然觉得电视剧也有拍得比原作好的。希望电视版的《欢乐颂》第三部会有一个不累赘的结局。

但随着故事的慢慢展开,我们看到樊胜美实际上却是心思细腻,爱慕虚荣,城府很深的人。她有个沉重的家庭包袱,父母的重男轻女,哥嫂的不争气惹麻烦,侄子的拖累,父亲的病,讨债的人,似乎永远也找不到买上房的可以结婚的对象……令人看了又同情又愤恨,看上去好像是她的家庭背景害得她如此。

但最令人感触的还是樊胜美。剧中的故事没有展开完全,小说中的樊胜美形象更加立体,故事(或者说幺蛾子)也最多。

安迪是一个情商智商都很高的美女,令人赏心悦目,也让很多人因为她的高冷而感觉不可亲近。但只有她自己知道,自己怀揣着精神病基因可能随时发作的秘密,才是导致她不敢像其他人一样生活的根本原因。这个内心的恐惧,让她在面对爱情时犹豫、停滞不前。

我们不喜欢邱莹莹,不仅仅因为外在没条件,内在没头脑,更因为一个没有真正独立能力的人,到哪里都是一个累赘。谁也不欠谁的,你的累赘,又有谁愿意替你背?

关于曲筱绡对人对事双重标准,小说中安迪和曲母都有非常认真的分析,在此不必多说。你可以羡慕曲筱绡的能力,嫉妒她的丰厚背景,模仿她在工作中得努力,唯独不能学的,恰恰是这种耍着小聪明的假装不正经。

安迪看上去就是这样一个按部就班的精英:固定的时间起床、晨跑、做早餐、看新闻、吃早餐、换上店员拍照安排好的衣服,保证每周不重样,精神抖擞地开车上班、开会、报表、谈判、下班……生活自律而美好。

故事的最后,邱莹莹和程序员应勤结婚了,在应勤的劝说下辞职。但稍有生活经验的人都能预想到,未来这个没头脑又没收入的女孩,会面对怎样艰难的情境。

最后,看到安迪斗起未来的婆婆,那硝烟弥漫的样子,是不是觉得,她已然有了许多烟火气?摘抄几句她的话,留给姑娘们斗嘴用(偷笑)。

优品有料的樊胜美为什么还是输——《欢乐颂》小说人物分析1

假装不正经的最后,曲筱绡也要面对玩火自焚的后果。

in

2、“别以为给了我一段DNA就可以到我跟前指手画脚。”(原指安迪的父亲)

她的爱慕者王柏川一次非常受不了她的苛刻,打电话向安迪抱怨。安迪背了一句哈耶克的名言给他:“在那些没有信心靠自己的奋斗找到前途的人们当中,很难找到独立的精神和坚强的个性。”

然而她遇到了赵医生,不知道他是谁,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看了一眼,就喜欢上了对方。用条条框框束缚着自己,也要求着别人,活到这一天,关雎尔突然发现自己的标准失灵。

没有安迪的智商自律,没有曲筱绡的美貌背景,没有樊胜美的精明世故,没有关雎尔的踏实努力——邱莹莹有的,只有年轻善良,她就是我们玩游戏升级打怪的最初版本,外地女没户籍,“中人之资”,没情商没智商没眼力界儿,还特别不拿自己当外人;最可怕的是,一遇到事情就失去基本判断能力,还不听劝。几乎每个初入社会职场的人都会有一无所知、犯错的时候,但能把各种社会职场忌讳犯个遍的人,也就只有她了。

看了《欢乐颂》电视剧到一半,实在没时间继续了,就买了原著的电子版看。第一感觉是,这部小说就是为电视剧而生,作者非常懂得电视语言,每个人物说话的表情、停顿、衣着、姿势、手势等等,随便一处截取下来就是一段电视画面。而小说比电视剧更能展示的,还有人物的内心剖析。

樊胜美不论在剧中还是小说中,都是最为明艳动人,最懂得打扮和照料自己的女人,甚至她也懂得不忽视内在修养,学插花、陶艺,甚至偷偷学习肚皮舞。这样一个美好的女子,却被自己的性格所误,也是可惜了。

一直在条框中寻找爱情、突破条框遇见爱情、陷入条框挑战爱情——关雎尔明白门当户对,也明白感觉的重要,但唯一不明白的,是爱与被爱永远难以对等。无法量化,无法衡量,才是爱情神秘、变幻莫测的本质。

如果你是一个像关雎尔一样的“好女孩”,你对她对于叛逆的渴望一定会感同身受。如果一帆风顺的人生没有给你的叛逆有什么发泄的出口,那么爱情一定是一个实践的好地方。

只可惜,两个人相互之间,都把谢滨的家庭背景看得太重,最终导致了种种矛盾和最后22楼五个女孩之间的种种龃龉。

年轻不是犯错的资本——《欢乐颂》小说人物分析2(邱莹莹)

假装不正经也会玩火自焚——《欢乐颂》小说人物分析4

努力加载中...
  • 背景:                 
  • 字号:   默认